新闻动态 News

新闻中心当前状态: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分三步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大亚湾崛起!
发表时间:2018-12-25 来源: 流程工业 点击次数:849次

石化产业是惠州两大支柱产业之一,主要集中在大亚湾石化区,预计今年该园区的石化产值将达1600亿元。按照规划,惠州将于2033年打造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并借此为广东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支撑。

惠州的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亚湾石化区,该园区2001年开发建设,已开发面积20平方公里,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


园区按照“一核心、三集群”产业发展路径,以发展壮大大乙烯大化工为“核心”,加快发展石化中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为石化产业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现已实现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22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落户项目86宗,总投资1726亿元,形成碳二、碳三、碳四、碳五、芳烃、碳九等产业链。化工产品就地转化率达71%,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5%。2017年,中下游工业增加值占石化区的52.4%。


然而,对比国际一流的石化基地,大亚湾石化区的产业链还不够长。因此,惠州提出要发掘石化产业优势和潜能,在做大做强上游的同时,做长做精中下游新材料、精细化工。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要实现这样的大发展,园区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以及环境容量受限制等问题。


“我们不缺好项目,缺的是地!”惠州市有关负责人在谈到大亚湾石化区的瓶颈时这样概括。据介绍,目前园区可利用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多个重要项目亟待解决用地问题。

另外,惠州市下达大亚湾区“十三五”节能“双控”目标为:能源消费总量919.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1.68吨标准煤/万元。但根据测算,到“十三五”末,在中海油炼化二期及中下游配套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大亚湾区能源消费总量将达2000万吨标准煤,比“十二五”末增长144.5%,单位GDP能耗增长64.4%。将预计达到的相关数据和此前定的目标相比,困难显而易见。

12月6日,省人大代表一行和惠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及大亚湾石化区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省人大代表刘勇辉说,到“十三五”末,单位GDP能耗不降反而增长64.4%,是不是有石化的部分产业产能没有拉动起来?如果把石化中下游产业做大做强,是有可能降低单位GDP能耗的,这也反映了中下游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性。产业链的附加值增加,单位GDP的能耗就可以降下来。

省人大代表谭文娟、王月梅、吴炳菊等围绕环保、安全管理等主题也提出相关建议。惠州市发改局、市安监局、市经信局、市海洋渔业局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对有关问题作了解答,并和人大代表探讨解决办法。

为了更好地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广东省惠州市根据产业规划并结合实际,依照近期(2019—2023年)、中期(2024—2028年)和远期(2029—2033年)三个时间节点,拟定以下发展目标:


(一)石化产业规模目标


1.近期规划目标(2019—2023年)


石化产业规模达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340万吨/年、芳烃250万吨/年,石化产值约2500亿元,石化区综合实力国内领先,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框架已经形成。


2.中期目标(2024—2028年)


2028年,石化产业规模达炼油3200万吨/年、乙烯610万吨/年、芳烃310万吨/年,石化产值约5000亿元,初步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3.远期目标(2029—2033年)


2033年,石化产业规模达炼油4200万吨/年、乙烯760万吨/年、芳烃310万吨/年,石化产值约6000亿元,建成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二)石化中下游产业发展目标


惠州将以中海石油二期项目为核心,结合园区目前富余的石化原料加长产业链延伸,使产品多次利用,深度加工、变废为宝,增大附加值,使石化区基本形成上下游一体化、资源合理配置、多种系列产品并重的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为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提供原料和中间体。


根据炼油、乙烯原料供应和市场需求,惠州将加快发展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为主的中下游产业,优先发展乙烯、丙烯、碳四产业链,壮大芳烃、PTA、PET产业链,突破碳五、碳九产业链,推进高端专用产品纵向延伸,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并加强关联企业协作配套,促进副产品综合高效循环利用。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惠州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集群投资规模将达250亿元,达产项目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750亿元。